吃一頓清爽的夏日午餐
花米路
跟朋友相約吃午餐,為了吃什麼,兩個人在電話裡拉扯半天。
「要清淡的喔。」朋友交代:「不油膩,健康,還有還有,吃了要涼快……」哇咧,她的要求完全打破我想吃香辣湖南菜的衝動。攝氏35度C的炎夏,吃頓中飯如此難以抉擇,像剛出爐的燙手馬鈴薯在電話兩端丟來丟去。半小時後,兩人終於達成共識,到天母吃「健康廚房」!
大老遠殺到天母,走進「健康廚房」的時候,已經超過12點,店裡僅有的10多個座位已經滿座,還有人在候補,等我們好不容易坐下來用餐,時間已近12點半,正好到達饑餓底線,服務生迅速為我們送上湯和沙拉(這裡只提供套餐,沒有菜單,所以直接跳過點菜步驟),一大盤生菜,配上五顏六色的水果,加上用新鮮百香果打的沙拉醬,甜酸開胃。
生菜是伏暑狠角色,夏季天熱吃不下飯,往往只能容下沙拉,我在各個餐廳吃過各式生菜沙拉,偶爾也會光顧便利商店的鮮食櫃,買下一小盒生菜沙拉做為夏日午餐。吃來吃去總覺得「健康廚房」的沙拉最帶勁,每一片生菜咬在嘴裡,都彷彿還有生命,鮮活到可以循線追蹤葉片裡的能量密碼。
主要原因我想是選材,店裡用的是真正有機的蔬果,清洗徹底乾淨,脆冷的生菜葉吃來「考考考」飽含水份和葉綠素,有機栽種的水果,芬芳馥郁,沒有化肥衝過頭的虛胖和過度甜膩,紮實又自信地在味蕾展現本來面目。沙拉醬一律用鮮果自製,現打現淋,隨季節不同,我吃過洛神、桑椹、梅子、柳橙和百香果口味,都是微帶甜酸的醬汁,正好勾勒出生菜的脆甜,一舉讓怠工的味蕾興奮起來。
吃完沙拉,通體舒暢,暑氣消了大半,正好迎接主菜,以套餐方式供應的主菜,是一大盤鋪著4﹣6樣配菜的有機糙米飯,調味和烹飪方式素樸單純,青菜簡單炒或汆燙,老鹹菜滷豆乾和筍,豆豉炒豆皮,還有客家老媽媽曬的菜脯,猛一看粗樸簡約,吃來卻滋味悠長。
坊間餐廳做菜,習慣用猛火催逼,調味既重又浮誇,彷彿唯有如此才壓得住陣腳。「健康廚房」的老闆阿順不來這套,他經常苦口婆心勸客人:「藥補不如食補,食補不如心補,要健康一定要從飲食和調整心念著手,回歸自然的有機飲食,是不再把毒素送進身體的第一步。」在他的健康廚房裡,只用有機栽培的新鮮蔬果,天然釀造的醬油、味噌、黑糖、蜂蜜、粗鹽、天然梅醋等調味料,簡單燒煮、涼拌、汆燙,讓食物自然秀出甘甜原味。
這麼低調的烹調技法,意外贏得客人高度擁戴。我低頭吃飯的時候,聽見隔桌客人聊起:「阿順把廚房搬到那裡,我就跟著搬到那裡。」我抬起頭來看這位為吃遷居的現代孟母,正好聽到她說:「我已經跟著阿順搬過一次家,目的只為了天天吃他的早餐和午餐。」
被客人暱稱「阿順」的謝昭順,是「健康廚房」的老闆,他自己因為實踐環保有機生活得到健康與喜樂,開店跟客人分享,大部分來這裡用餐的客人,都是平日到他店裡來買有機蔬果的常客,他們跟著老闆實踐自己帶購物袋、玻璃瓶買東西的消費習慣,不知不覺愛上這種簡樸生活,不但和阿順變成好朋友,更進階成為有機環保生活的忠實信徒。
吃完飯,收音機正好播報今夏全球熱浪襲捲的新聞,舊金山和巴黎等大都市,氣溫上探攝氏40度,亞馬遜河下位下降,叢林面積大幅衰減。結帳時,我順手買了一個草編環保菜籃回家,我不是樂活族,平日習慣用塑膠袋購物,聽到全球氣溫反常,很憂心卻束手無策。但我決定,這個夏天改以環保菜籃取代塑膠袋購物,少吹冷氣,少製造垃圾、多吃有機蔬果,也許,這是我能為地球做的唯一好事。